暖风和煦,春意盎然。在2015年新春佳节之际,乳山市中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祝全市人民节日快乐,健康幸福!向关心支持我院工作的各级领导、单位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干部职工上下一心,认真贯彻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创新内部管理为抓手,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催生医院发展新动力,医院的整体实力、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4年医院全年共完成门诊诊疗18万人次,出院病人18000余人次。
励精图治展新篇
医疗质量管理得到强化。成立新的质控领导小组,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病历、处方、院感、护理等质量检查,检查结果通过医疗质量简讯通报全院,有效促进依法执业、规范诊疗。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5%以上,门诊处方合格率98%以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20%以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60%以内,医院感染发生率0.63%,全院未发生较大医疗差错和事故。在威海市中医护理岗位技能比赛中,我院获团体第3名和个人第2名的好成绩,1人获省中医护理岗位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得威海市中医护理技能竞赛二等奖,1人获得威海市青年医务人员中医专业“三基”考试第二名。
硬件设备上档升级。投资1200余万元引进了GE高端660视网膜64排128层螺旋CT、液氧储罐、肺功能仪、电子化学发光仪、车载呼吸机、救护车、B超等先进设备。尤其是新引进的CT是目前我市最先进的CT,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医院硬件设施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全面抓现有人才的培养,根据各科室特点制定出完善的学习考核计划,在医务人员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加快外出进修培训速度,2014年选派30多名优秀青年管理者和具有培养前途的医务人员到省级以上医院进修深造或参加短期强化培训,大力加速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各专科管理水平和诊治水平。
以医疗联盟建设为核心打造医疗卫生“服务链”。我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签署了中医战略联盟合作协议。通过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管理水平,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提升我院整体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建立远程视频会诊系统,投资20万元建立起与北医三院、阜外心血管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联网的远程会诊平台。
院内培训空前活跃。邀请北京知名专家来院坐诊3次,聘请青医附院放射专家定期来院指导放射科工作7次,多方邀请北大、协和、中国医师协会、毓璜顶医院等专家来院授课21次,讲座次数之多、专家层次之高、培训内容之丰富均前所未有。除此以外,医务科、护理部还自行组织内部业务培训23次,业务考试、技能考核17次,外出长期进修8人,短期培训、研讨200余人次。定期邀请北京知名中医专家董振华教授、张大宁教授、著名肿瘤专家芮静安教授、周柔丽教授以及省、市级医院技术拔尖人才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手术,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水平,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
中医药特色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完成了煎药室的改建工作,投入50万元购进了十台先进的自动煎药机和五台中药汤剂包装机,可提高药效30%,为今后我院发挥中医药特色提供可靠保障。医院还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临床医生多开中药,让群众受益。今年全院中药使用同比增长45.5%。规划、改造了800平方米的康复中心,充实了康复专业人员,增添了一批诊疗设备、康复器材,被确定为成为威海市工伤康复定点单位和乳山市残联脑瘫康复定点医院。大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全院共开展中医护理服务9项,服务患者3.8万人次,在临床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医院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到全院职工,包括改造食堂和单职工宿舍、发放职工午餐补助、提高夜班费、发放困难补助、看望生病职工等。并为448名职工交纳了工会爱心互助医疗保险。
仁和精诚服务篇
2014年,我院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踊跃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我院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卫生工作特点,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医疗志愿活动,广泛宣传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通过“健康宣讲团”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全市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义诊及健康知识讲座。多次到银滩社区进行糖尿病、高血压专场讲座,为居民打造正确的生活方式,塑造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文明形象。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全市70余名乡村医生培训普及中医中药知识。
开展了中医中药进乡村惠民利民活动,先后到冯家镇东吉子村、盘石村、鲁家村进行义诊,让农村患者方便就医,让农村群众了解传统中医药,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举措,该活动将定期进行;
学雷锋志愿活动逐步规范化、常态化。在3.5学雷锋日到街道免费义诊,为市民测量血压,进行健康指导工作,树立了医院整体文明形象。还积极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如慈善捐款、爱心帮扶,抗震救灾捐款、资助贫困学生、义务献血等。
凝心聚力文化篇
宣传工作有声有色,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先后在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电视报道共66篇(次)。编辑出版了中医养生宣传材料《杏林馨苑》、《乳山市中医院便民服务手册》、《中药优势、品牌服务》宣传册等,免费发放到全市城乡居民及患者手中。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建立医院微信、微博宣传平台,定期发布医院工作动态、医学科普知识、医疗志愿活动等,有效扩大了医院对外宣传辐射半径。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志愿服务的文明传递,推进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做好医学科普、中医中药、保健养生、医患关系的正面积极宣传,为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文化、了解基本疾病及防治作出努力。
行风建设扎实有效。创新开展了“给患者和家属一封意见建议征求信”活动,共收回征求意见信520封。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扎实开展,电话回访13765人次,回访率95.07%,同比提高1.6%。受理办结投诉75件,回复满意率100%。全院共收到锦旗21面,表扬信25封,在全市12次“听民声”活动中,群众满意度平均达98.9%。
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利用三八节、护士节、春节等节日,采取运动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式,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了心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自信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各科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了同心协力、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展示了新时期医护人员的风采。
羊气带来好运长,年送欢乐家瑞祥。大地风和艳阳笑,吉星高照福满堂。再次祝愿全市人民在2015年健康顺心,事事如意!乳山市中医院将继续扬帆远行,为您的健康之路保驾护航!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28号
便民服务电话:0631-6619213
24小时急救电话:0631-6688120
行政办公电话:0631-6619989
投诉电话:0631-6619938
网站:www.rsszyy.cn
邮编:264500
版权所有:乳山市中医院
技术支持:乳山热线
乳山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