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因素影响,过敏原(吸入、食物)、呼吸道感染、过度运动、冷空气等因素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病的患儿数量逐年增多。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易感⼈群接触致敏原后,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医将其称为鼻鼽,认为是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外感六淫所致,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过敏性鼻炎最突出的症状是鼻塞,可能是间断出现或⼀直都不通气,儿童严重的鼻塞还可能出现喝水时需要换一口气,入睡打呼噜等。第二是流清水样的鼻涕,可从前鼻孔滴下,也可能流到鼻咽部进⽽引起刺激性咳嗽。第三是喷嚏,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发作,通常连续打3个,甚至10个以上喷嚏。第四是鼻痒,如果孩⼦在没有很多鼻屎的时候出现频繁挖鼻孔、揉鼻子,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考虑到小儿服药困难,参考青岛市海慈医院的中医外治疗法,乳山市中医院儿科选取中医外治特色疗法——隔药饼灸。
我国灸法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类。灸法治病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扁鹊心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我们常见的是用艾或可燃材料或其他热源等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热之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为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隔药饼灸根据中医治则而制作的药饼,通过“诸阳之会”的百会穴,借助灸法的温热之⼒,将药性由表及⾥,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主治:鼻塞、喷嚏、清涕,头痛、恶寒风寒证者,或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操作方法:取配方药物炙麻黄、炒杏仁、细辛等研极细末,密封装瓶备用。用时据临床需要临时用米醋调和,再用模子压成药饼。应用时将垫取纱布的药饼置于百会穴处,利用专用于施灸的器具灸盒进行艾灸,灸20分钟,1天1次,共3天。 家长注意灸后头部保暖。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28号
便民服务电话:0631-6619213
24小时急救电话:0631-6688120
行政办公电话:0631-6619989
投诉电话:0631-6619938
网站:www.rsszyy.cn
邮编:264500
版权所有:乳山市中医院
技术支持:乳山热线
乳山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