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古法,疗愈稚嫩花苞——乳山市中医院儿科中医特色疗法介绍
2019-03-18 12:00:33
乳山市中医院
0

乳山市中医院儿科成立于1988 年,经过几代中医儿科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治疗病种广泛,治疗手段多样、诊疗特色突出、深受患儿家属好评的中医特色科室,现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突出中医特色,除口服特色制剂外,运用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火罐闪罐、针灸刺血、悬壶电艾灸治疗仪、耳穴压豆等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缓解患儿打针吃药的痛苦。
小儿推拿捏脊疗法: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一种集治疗与保健为一体的绿色疗法。小儿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的方法。小儿推拿捏脊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达到驱邪治病的目的,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具有见效快、疗效高的特点,且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就能治病,不仅无副作用,更消除了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感,易为小儿所接受,深受患儿及家长喜爱。
适应症:
(1)呼吸系统:感冒、发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小儿泄泻、便秘、厌食、食积、呕吐等。
(3)其他疾病:受惊、新生儿黄疸、遗尿、近视等。
穴位贴敷疗法:
敷法:又名围药、敷贴、敷涂法,属软膏药的一种。是将药粉与基质调成稠粘状或饼状,置于体表或穴位的外治法。例:敷胸散、伏九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外治疗法的一种,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采用特制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的相关穴位上,连续贴敷三年至五年,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减轻症状、减少疾病发病率,用于防治疾病,尤其在三伏三九期间进行贴敷效果更佳。
适应症:小儿鼻鼽、发热、咳嗽、哮喘、泄泻、体虚易感等病症。
拔罐疗法:
拔罐法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营卫运行、拔毒泄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呼吸系统: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古代又称刺血疗法,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用三棱针等器具刺破身体浅表血管或点刺相应穴位,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血、祛风止痉的作用,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高热、积食、小儿疳积、咽喉肿痛、麦粒肿。
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埋豆法是耳针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耳部的穴位上,贴压王不留行籽,按压刺激穴位,达到行气止痛、安神宁心、调整机体平衡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凡是可用耳针治疗的疾病,均可以用耳穴埋豆法,常用于高热、头痛、失眠、牙痛、哮喘等。
悬壶电艾灸疗法:
运用红光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阳补虚,补中益气、回阳救逆、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适应症:腹痛、呕吐、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