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办
公室文件
乳政办发〔2017〕38号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乳山市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区街道办事处,各市属国有企业:
《乳山市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8日
乳山市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第三批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创建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二)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发挥健康促进场所的示范作用,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三)动员媒体和社会广泛参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四)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基层实际、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区域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
1.市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工作,把健康促进示范市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制定健康促进示范市发展规划。
2.建立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包括卫计、宣传、教育、发展、财政、公安、民政、人社、环保、交通、税务、体育、农业、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领导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2)市政府和各部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各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每个部门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3)卫生计生部门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建设重点任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3.创新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机制。
(1)建立覆盖城乡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个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和相应工作制度。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每个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职人员。在医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探索建立健康促进人员聘用考核新机制,发展“健康保健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岗位,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为辖区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创新健康促进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卫生计生整合融合模式,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在健康促进工作中发挥作用。
4.经费保障。将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预算给予支持,保证项目经费,并做到资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二)培训和能力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工作的认识和能力。
1.针对卫生计生部门,采取逐级培训方式,提高各级健康促进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示范市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理解,提高建设能力与开展二级培训的能力。
2.针对政府和组成部门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会议、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社区和重点场所对健康促进示范市理念和策略的认识,提高其发挥部门优势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
3.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熟悉健康素养、烟草控制、优生优育等基本内容,掌握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健康传播材料设计制作、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社区诊断和现场调查等基本专业技能。卫生计生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要全员培训,掌握健康教育基本技能。
(三)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契机,充分整合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科普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对当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带动作用,推进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工作。
1.确定优先领域。
(1)开展需求评估。了解全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开发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
(2)确定优先领域。结合健康促进示范市考核指标体系,分析当地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计生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制定当地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可根据实际调整需要干预的优先领域。
2.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2)经过建设,市内30%的居委会(行政村)符合健康社区(健康村)标准,评选出100个健康家庭。城乡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70%。
(3)经过建设,6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
(4)建设无烟环境。全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计生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全面无烟是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
(5)全市范围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提供锻炼场地和设施,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建设健康、安全、愉快的自然环境和和谐互助的社会人文环境。
3.广泛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
(1)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提升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总人口的30%。
(2)健康中国行。与全国行动一致,围绕“健康中国行”年度主题,联合相关部门同步启动当地健康中国行活动。充分发挥卫生计生部门主体作用,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按照服务规范要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参与式体验等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健康促进示范市建设活动,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创建健康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参与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4)卫生日主题活动。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节日纪念日时段内,多部门联合,深入城乡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注意日常宣传教育与主题日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5)营造社会氛围。市政府牵头推进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并加强监管。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市宣传推广,定期开展媒体培训和交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示范市理念,宣传我市出台的促进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
(四)督导评估
1.工作督导。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常规工作督导和技术支持,配合上级卫生计生部门适时开展督导,了解我市在组织领导、政策开发、场所建设、环境改善、活动开展、媒体倡导、居民参与和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2.效果评估。配合上级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市效果评估,全面评价建设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做法,推广典型经验。每年编写发布一本我市人群健康状况及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3.通过督导和效果评估后,省卫生计生部门对健康促进示范市、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开展考核、表彰、命名。
三、时间进度
创建周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4—5月。申报和启动阶段。完成项目申报和备案;建立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机制,广泛社会动员;制订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全面启动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17年6月—2019年5月。全面建设阶段。制订多部门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建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促进场所,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开展多部门联合的健康行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加强监督指导。
第三阶段:2019年6月。考核评估阶段。开展创建工作评估,总结并宣传推广有效经验。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搞好协作。创建山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市工作要与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协调推进。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和联系纽带作用。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都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创建工作,调动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搞好责任区段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明确专人负责,细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自创建任务。市卫计局要积极与省、市业务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开展基线调查和综合干预工作,在规定时间节点前提交相关资料,接受上级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每季度末要将工作完成落实情况上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细化目标,严格考核。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开展阶段性的督导检查验收,力争达标一项,验收一项,巩固一项,发展一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影响全市创建工作进展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单位要明确专人作为联络员,负责做好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按时反馈工作落实情况。对活动开展要有文字记载和图片、影像资料等,所有材料要专人负责,装成专档。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在创建工作中,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报道,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宣传牌、电子屏幕,以及现有的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努力营造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市的良好氛围。
地址:山东省乳山市胜利街128号
便民服务电话:0631-6619213
24小时急救电话:0631-6688120
行政办公电话:0631-6619989
投诉电话:0631-6619938
网站:www.rsszyy.cn
邮编:264500
版权所有:乳山市中医院
技术支持:乳山热线
乳山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15640号-1